經典末世小說圖像化啦!

本週新聞:捷克流亡文學重要推手辭世

  本週內容:

🔴 精選貼文 | 鐵達尼號上的推理小說

🟡 新書好報 | 經典小說圖像化啦!

🟢 閱讀新聞 | 捷克流亡文學重要推手辭世

🔵 熱門活動 | 大收藏家的靈感萬應室

🟤 懶人隨筆 | 電子報終於再開了

 

 🔴精選貼文🔴

鐵達尼號上的推理小說

沒有謀殺的推理作品,也能寫的好看嗎?

最近這個月,連續讀了超過20本華文推理作品,其中最讓我不斷回味的,就是這本《永不沉沒之後》。

雖然是若是要論推理的詭計,這本書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一本,但它卻用推理以外的部分,完全征服了我的心。

如果你最近想找一本讀起來不會太嚴肅,但同時也不會過於無腦的小說,那這本書千萬別錯過啦!

 

🟡新書好報🟡

每本書都有第一眼的短評喔!

-新書精選-

📖虛構類

經典末日文學,這次將以圖像小說的形式現身!

Cormac McCarthy 的小說《長路》經常被譽為末世文學的經典之作,攜手法國漫畫家 Manu Larcenet ,將這本小說,以更有畫面感的方式重新詮釋。

故事設定在一場末日之後,一對父子在人吃人的世界中艱難求生。他們眼中所見只有破敗、塵灰,他們所感僅有寒冷、飢餓。父子倆試圖保住最後一絲人性,為自己、也為一路上遇到的人求得生機。

書中透過視覺的呈現,要如何把原著中人性的黑暗、殘酷及溫暖描繪出來呢?個人非常好奇!

  • 推薦讀者:

    👉 喜愛圖像小說

    👉 讀過《長路》的人 (若沒讀過還是能讀!)

    👉 喜歡末日故事的人

📖非虛構類

身兼哲學家和科學家身分的作者,寫出來的會是怎樣的作品呢?

在這本書中,作者 Neil Theise 以醫生、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身份,透過科學與人文的交織,將要探索「複雜性理論」與存在之間的深刻連結。

書中以飛舞的鳥群、螞蟻群體、細胞與微生物、生態系統與漩渦泡沫等作為例證,探索這些由眾多部分構成的整體系統,所展現出的秩序與創造力。並透過哲學、科學的雙重觀點,帶我們在知性與靈性之間遊歷,重新看見萬物共舞的美麗秩序。

  • 推薦讀者:

    👉 喜歡科普讀物

    👉 想要探究這個世界的人

    👉 雜學者

 

🟢閱讀新聞🟢

  • 捷克流亡文學重要推手辭世

    捷克作家、翻譯家兼出版社創辦人薩利瓦洛娃(Zdena Salivarová)於8月25日逝世,享壽 91 歲。她與丈夫在 1971 年於加拿大共同創辦「68出版社」,出版超過 200 部捷克斯洛伐克流亡作家的作品,曾為捷克流亡文學史留下重要一頁。

  • 文化部 2.8 億追加預算全遭砍

    立法院近期三讀通過 114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,文化部年度相關行政預算於今年1月經立院刪減後縮減約 6.24 億元,後續雖再追加 2.8 億元,且多為館所維護與媒體業務所需,最終確認再次遭到刪除。包含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台灣漫畫博物館、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等多場所,都可能將面臨部分運作上之困難。

  • Kobo 與 Instapaper 合作功能正式啟用

    Kobo 於今年 7 月,正式與合作多年的「稍後閱讀」軟體 Pocket 結束合作,引起不少使用者不捨。但 Kobo 後續也公布將與同類產品 Instapaper 合作,使用者將能再次把網頁讀到一半之內容傳進閱讀器中閱讀。近期,Kobo 與 Instapaper 的合作功能也正式啟用了。

-焦點新聞-

捷克流亡文學重要推手辭世

圖取自:Forum 24 News

捷克作家兼翻譯家澤德娜·薩利瓦羅娃(Zdena Salivarová)以 91 歲辭世。她與丈夫約瑟夫·什克沃雷茨基(Josef Škvorecký)共同創辦「68出版社」,長年於海外為捷克流亡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出版平台,兩人也因此於 1990 年獲頒白獅勳章,為捷克文學帶來卓越貢獻。

薩利瓦羅娃身為才華洋溢的歌手與演員,她的文學成就卻常被丈夫的光環所掩蓋。然而,她在 1972 年出版的小說《Honzlová》被視為 20 世紀捷克文學的傑出作品之一。

1968 年,捷克斯洛伐克遭蘇聯入侵,當時身處美國的薩利瓦羅娃夫婦選擇留在海外,並在多倫多創立了「68出版社」。她不僅是出版社的共同創辦人,也一手包辦了所有出版事務,為許多當時被獨裁捷克所封殺的作家發聲,使這些作品得以流傳並持續出版,彌補了當時捷克文學界因政治審查而產生的巨大鴻溝。她的離世,也象徵著捷克文學界一個時代的過去。

👉延伸閱讀:

【相似的歷史經驗,共感的國家文學】

 Source:聯合文學

【你不知道的米蘭昆德拉 】

 Source: 換日線

 

🔵熱門活動🔵

-焦點活動-

誠品生活松菸「外文書展」| 大收藏家的靈感萬應室

松菸誠品外文書展即將迎來第二屆啦!

從今年 9 月 3 日到 10 月 13 日,誠品書店松菸 3F FORUM前廣場將舉辦長達1個月的外文書特展。本次特展除了外文書的優惠之外,也邀請到了圖文書《情緒大飯店》的作者 Lidia Branković 來台分享,以及《無路之路》作者 Paul Millerd 的新書講座。

除此之外,另外也有限量名額的塔羅占卜體驗活動,等著大家一同來探索內在的聲音喔!(需要事先報名)

最近有空的話,到松菸誠品走一趟吧!

是外文書讀者的主場!

 

🟤懶人隨筆🟤

電子報的回歸和一點更動

感謝大家的耐心等待,在停機了一段時間後,電子報正式回歸啦!

其實上週有先透過先行的公告,詢問了大家對於這份電子報未來的想法,也謝謝所有回覆的讀者,大家的建議都有收到~~

原則上,這份電子報的內容會保持原有的格式,但還是有幾個小更動要和大家報告:

👉電子報將改成雙週報

這點是最大的改動。

未來的電子報,將改成於每月的單數週進行發送(時間一樣是周五早上),從原本的週報變成雙週報。

由於每週的電子報都是由我一個人獨立蒐集、篩選並整理出來的內容,因此每次的製作,其實都會花掉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,算是 Loading 超重的一項任務。

而這段期間,我也好好思考了自己當初會停更的原因,發現到最主要的因素,就是我的身體已經在跟我抗議它無法繼續承受這麼高強度的排程了。

再加上,先前也曾發生過每週的新聞和新書,實在湊不出一份值得分享的週報。雙週更其實也能避免我沒東西硬要分享的狀況。

也要感謝大家這 2 年來對於閱讀週報的喜愛!之後也請繼續支持「閱讀雙週報」啦~~

👉隨筆單元

先前電子報偶爾會有隨筆的單元,但未來的電子報,末尾都會固定加入「懶人隨筆」。

在這個單元裡,內容可能是短書評、我自己的一些觀察,或是新知識的分享等,反正就是雜七雜八的近況更新全部丟在這。

其實在電子報停更的期間,我也一直在思考,能如何讓這份電子報更有人味一些,不要只是單純的資訊整理。

畢竟還是會希望大家能從電子報中得到更多價值啊~~~所以最後決定以這樣的形式加入

當然我也能理解,許多人當初之所以訂閱這份電子報,就是單純想看資訊整理。所以這個新增的單元,我會放在電子報的最後一塊。

如果對於雜想沒興趣的人可以只讀前面的部分,有興趣的朋友也能留到最後,按照自己想讀的內容讀就好囉!

最後還是要感謝大家這半年來的不離不棄,也感謝那些在停更期間訂閱的朋友,那我們就下下周見啦!